首页 / 社会组织 / 政策法律信息
社会组织

“抗击疫情的上海经验——大考下的社会治理”上海社会建设专家讲坛首次网络视频会议举办
发布时间:2020-03-20 浏览量:已经被浏览1475次
3月13日,在全面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上海市社会建设研究会首次以网络视频会议形式举办了“抗击疫情的上海经验——大考下的社会治理”专家讲坛,从社会治理角度及时总结和固化上海抗击疫情的好做法、好经验,为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上海社会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讲坛邀请上海市党建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桦、上海政法学院教授汤啸天、上海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张文宏教授、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陈荣武、上海市委党校教授何海兵、普陀区地区办主任姚军、长宁区华阳街道党工委书记陈颖、华东理工大学教授范斌、静安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党总支书记陈宝莲、上海市文明办原巡视员陈振民、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童潇等11位专家,围绕上海党建统揽抗疫的实践和成效、上海抗疫的做法和经验、上海社区抗疫的有效实践、抗疫中的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在抗疫中的作用、法治建设在抗疫中的作用等六个方面作了专题演讲。上海市社会建设研究会方士雄副会长作开讲辞,罗新中副会长主持讲坛。市、区民政局、地区办、市社会建设研究会会员、局管社会组织等相关人士在线观看并参与线上互动交流。

方士雄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这次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是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抗击疫情对于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来说,既是一次必须面对的严酷考验,也是一场凝心聚力构建城市社区生活共同体的伟大实践。

李桦就应对超大城市公共突发事件中的党建统筹和党建引领问题作了深入思考,将上海党建统揽抗疫战役的特色做法归结为:一是把党组织打造成“前线型党委”,二是把决战的主战场放在武汉。

汤啸天将上海疫情防控的基本做法归结为:一个也不落的“兜底”式社会动员加一环也不缺的“链条”式社区参与;在严格联防联控措施基础上强调“个人自主防控”;从人海战术型的严防死守到科技支撑型的精准防控。

张文宏认为上海之所以能在这场疫情防控战役中取得阶段性胜利,主要得益于疫情防控的法律保障机制、精准施策机制、信息披露机制、科技支撑机制、社会信任机制以及长三角一体化联防联控机制。

陈荣武将抗击疫情的“上海模式”概括为党建引领的“四化一体”:即党建加系统化、法治化、网格化、专业化模式。

何海兵将上海社区的抗疫做法和经验归结为:用“强办法”做好指挥协调,用“硬办法”做好人员管理,用“严办法”做好空间管理,用“老办法”做好群众动员,用“暖办法”做好服务保障。

姚军认为这次疫情大考对上海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成效是一个很好的检验:快速反应彰显党建引领制度优势,条块联动、联防联控做到无死角全覆盖,人防+技防提高疫情防控精准度。

陈颖提出发挥社区治理优势、筑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的经验是:党建引领,增强领导力,当好防疫工作“主心骨”;群防群控,增强组织力,织密防疫工作“三张网”;科技支撑,增强服务力,实现防疫工作“智能化”;共建共享,增强凝聚力,发起防疫工作“总动员”。

范斌将上海社会组织参与疫情防控的经验归结为:紧扣大局,合法合规合理参与防疫;脚踏实地,做真做实做好防疫工作;多方联动,有度有序有效展开合作;服务渐进,适时适情适宜开展服务。

陈宝莲认为上海抗疫战役中社会组织及其成员主动加入社区一线抗疫行动的担当作为,将在上海社会组织在自身的发展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陈振民聚焦社区疫情防控中的志愿服务,提出要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作用,强化志愿者参与联防联控的组织动员,加强综合保障并保护志愿者安全,将“战时”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转化到常态社会治理中。

童潇从迅速立法、及时指引、有效普法三个方面剖析了上海为疫情防控提供法治保障的积极作为。

上海社会建设专家讲坛是在上海市民政局支持和指导下开设的社会治理研究平台,也是社会治理思想、理念和经验交流平台。至今已经举办了四场,得到了上海社会建设理论界和实践界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