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志愿者 / 志愿者风采
志愿者

宜达:防控疫情 “宜”路前行
发布时间:2020-03-20 浏览量:已经被浏览1218次
宜达社区是大型动迁社区,户数多、来沪人员多、人员结构复杂。自打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以来,宜达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的6位同志扛起责任,用担当守护辖区内2949户8000余位居民的健康,筑牢疫情防控的坚强防线。

孙霞红 果敢决断的“当家人”
面对疫情的突然袭来,宜达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孙霞红始终冲锋在社区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她说:“不能忽视任何一个隐患,不能遗漏任何一个疑似患者。”
每天一大早,孙霞红准时召开工作会议,安排每日的重点工作,处理各类疑难问题,为千思万绪的防疫工作找清方向。她将在职党员、社区志愿者、居民群众组织起来,团结起来,联防联控,共同守护家园。她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手机24 小时待命,每天第一个来上班,也是最后一个下班,即使生病吃药也坚决不离岗。
每一个漆黑的夜晚,每一个清冷的早晨,都能看到孙霞红在社区与“战友们”并肩作战的身影,她用自己娇小的身躯扛下了防疫的艰巨任务。

葛超全 勇于担当的“冲锋员”
葛超全是宜达居民区党总支副书记、居委会主任。自疫情暴发以来,始终奋战在一线,每日早出晚归,只为保障社区安全。
多少个夜晚,他放弃温暖舒适的家,坚守在宜达社区门岗。一次,一辆载着8位安徽返青人员的车辆在三更半夜与门卫发生冲突,企图硬闯,葛超全坚定原则,让2位原住小区的返青人员办理完手续放行回家,剩余6位则被安置在指定地点。
葛超全负责人员出入证和各类材料的办理。自宜达社区半封闭式管理开始,不少居民无法理解为何一户家庭只发2张出入证,经常到居委会提意见,要求多拿几张。葛超全安抚他们激动地情绪,并耐心劝解:“限量出入证是为了减少人员出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忍一忍总会过去。”

张斌 全力冲刺的“守护员”
张斌,在宜达社区工作近十年,对社区的人员、车辆情况了然于心。他负责门卫管控工作和小区治安管理。
门岗是防疫工作的最后一道关口。一张桌子、一本登记本、一支笔, 这简简单单的三件物品已经陪伴他近两月,不放过一个疑似人员,不漏登一个外地返青人员,是他工作的重点。
疫情期间,他接到小区有聚众打牌的投诉,他二话不说,拿起喇叭,走进聚集点,耐心地告诫居民疫情期间不得聚集,防止交叉感染的风险,居民们在他的劝导下离场。

朱亮亮 有求必应的“全能王”
“亮亮,亮亮!”经常能在宜达居委会办公室听到爽朗又熟悉的呼唤声。朱亮亮是宜达居委会的“全能王”。他在防疫工作中负责口罩预约和隔离登记工作。
自口罩预约工作开展以来,朱亮亮和其他同事一起接听来电,一起登记工作,做到不漏登、不错登。宜达社区有2949户。朱亮亮经常碰到有居民因为电话占线前来闹情绪,他耐心地向居民解释,安抚居民烦躁的情绪。
在口罩预约登记之初,每日口罩凭证发放量400多个。居民一多就容易乱,朱亮亮安抚居民焦躁的情绪,维持着秩序,确保信息准确,不错发、不错登,让居民买到口罩。

钱玉凤 细致入微的“小能手”
“大功告成!”这声感慨饱含着数据小能手钱玉凤在统计完数据后的满足和喜悦。她负责辖区内返青人员的排摸、统计、上报工作。
数据统计是所有防疫工作的基础,其重点在于“准”字。而宜达社区返青人员多,这对数据统计造成了不小的难度。还记得防疫工作初期,表格较多,数据统计千头万绪,她沉着冷静、有条不紊,坚守到晚上8点,只为统计好最精准的数据。
宜达社区来沪人员较多,对排摸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但她不畏艰难,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人员,一次不准确就两次,两次不准确就三次,直到排除安全隐患为止,确保防疫工作落到实处。

吕葆蕾 体贴细心的“小管家”
吕葆蕾是新进的社工。为人热心的她负责居家观察人员的生活保障。为居民创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是她的工作信念,也是她的不懈动力。细心的她是宜达社区的“小管家”。
面对众多返青人员,她依托微信群,建立与返青人员的沟通渠道,采取“分流间隔”交错的运行管理方式,将235栋楼对半划分,按批轮流提供预约买菜、快递、外卖送货上门、代买物品、收取垃圾等服务,不仅解决了人手不足的困境,而且确保了垃圾清理及时、物品采购充分,解决了隔离人员的生活保障问题。体贴细心的她收获了居民的称赞。

宜达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的6位同志用行动诠释着初心和使命,用付出彰显责任与担当,与社区志愿者们一起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犹如迁徙的大雁,义无反顾,不畏艰险,“宜”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