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
“我来做志愿者吧!”
说这话的不是楼组长,也不是在职党员,而是章浜社区刚刚解除隔离的住户吴家余。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年前从湖北旅游回来老吴一家需要居家隔离观察。在这足不出户的14天里,居委会工作人员承担起了为他们送菜、取快递、处理生活垃圾等事宜,并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鼓励,让他们感受到社区的关爱。2月7日一早,前来领取隔离解除通知单的他激动地说道:“谢谢你们居委会这些日子对我们的关心,我给你们买点吃的吧!”“不用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那我来做你们的志愿者吧!”老吴主动要求加入社区志愿者的行列,与大家一起并肩作战,为社区疫情防控献出自己一份绵薄之力。当晚,老吴的身影便出现在了章浜社区二号门岗,认真地为每一位进入小区的居民测量体温。
从隔离户到志愿者,身份发生了转变,但不变的是阻断疫情的决心,隔离的是疫情,却隔离不了爱。
“你们这是形式主义!”
2月8日,章浜居委会的办公室里出现了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原来,由于疫情防控需要,社区加强了外来人员的管控力度,发放了人员出入证,进入小区时必须同时出示出入证及本人身份证。但居委会设定每户人家最多发放3张的做法引起了居民小宋的不满,他表示家里还有父母会经常过来,3张不够,“你们这是形式主义!我就是住在这里的,还要什么证明!”接待小宋的是章浜居民区党总支顾婕,顾婕向小宋分析了当前严峻的疫情形势,我们上海正面对防输入、防扩散的双重压力,面临人员返沪、企业复工的双重考验,在这时发放人员通行证,既可以第一时间排查到新返沪人员,进行登记、隔离,又可以切断不必要的聚会往来,劝导大家少出门。每天进门必检是有些麻烦,但只要是对防控疫情有帮助的措施,我们不怕麻烦!经过顾婕的一番解释,小宋似乎平息了下来,“确实,你们这么做也是为了保护我们,但我还要提个意见,我刚刚在门岗只查了出入证就让我进来了,你们既然做了就要严格些。”“这的确是工作人员的疏忽,我们要求出入证及身份证同时出示,谢谢你的监督,我们会立即改正的…你愿意来做我们的志愿者吗?”“可以啊!”
第二天,小宋如约站在了志愿者的岗位上,仔细地查验进入小区的居民证件信息。
从一个反对的声音到一个好声音的传递者,处处彰显着这个社区的温度,当然,也会有越来越多像老吴和小宋这样的志愿者走上疫情防控的一线,与我们同舟共济,共抗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