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
“十三五”期间,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竞争有序、诚信自律、充满活力的社会组织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机制日益健全,社会组织服务支持和综合监管体系进一步健全,建成上海自贸试验区社会创新示范园,一批服务国家战略、融入浦东发展的引领型组织、领军型人才作用充分发挥。
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与社会组织管理进一步融合。推动党建工作贯穿社会组织全生命周期,实现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全覆盖”,做到党建工作与成立登记、年检(年报)、评估“三同步”。2020年底,全区社会组织中党员人数为9592人,占专职员工的16.24%。深化“浦东社会组织协同监管平台”应用场景,以科技赋能社会组织综合监管体系建设。
社会组织孵化培育机制进一步深化。出台《关于“十三五”期间促进浦东新区社会组织发展的财政扶持意见》,扶持社会组织575家次(277家),累计补贴金额4695.88万元。带动街镇多措并举出台扶持政策。截至2020年末,全区共有2376家社会组织,比2015年增长25.45%;注册资金达93699.95万元,年收入约111.11亿元;吸纳人员就业70977人。“十三五”期间,全区394家社会组织主动参加等级评估,获得3A及以上等级306家,20家社会组织及其专职从业人员获得国家级、市级表彰。
社会组织发展生态进一步优化。不断完善公益发展生态,建立“新益汇”社会组织创新空间。发挥“三会一中心”功能,7个街镇探索建立社区社会组织园区。2020年底,全区共有登记类社区社会组织571家,备案类群众活动团队6192个。扎实推进清理名存实亡社会组织和取缔非法社会组织。以2020年为例,完成清理190家、劝散非法社会组织1家、处理社会组织涉嫌开展违法违规活动3家,营造了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法治环境。
社会组织服务社区的功能进一步激发。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创新,探索制定《浦东新区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清单》。“十三五”期间,依托区级“供需对接·一站式服务”平台促成784个项目成功对接,累计成交金额达9595.75万元,接受一站式服务项目852个。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浦东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资金约4.4亿元。推选出“一个鸡蛋暴走”“绿洲食物银行”等十大社会组织品牌项目。
社会组织在群众中受到广泛接纳与认可。依托区级各类品牌公益活动,鼓励社会组织多维协同、展现活力。2016年以来,浦东公益活动月累计开展活动3002场次,41万余人次受益。浦东社会组织积极参与脱贫攻坚,2019年以来与9个帮扶地结对,开展95个扶贫项目,投入资金1719.81万元,约25万人受益。“十三五”期间,浦东新区各社会组织(含市级登记落地浦东的公募基金会)接受社会捐赠达20亿元。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各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共收到、捐赠款项超过2000万元,物资80余万份。
社会组织服务行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作用进一步显现。全面推开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工作,按照“五分离、五规范”要求,分三批圆满完成各项脱钩任务,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规范内部治理、收费行为、评比表彰活动等。2016年,浦东7家行业协会商会首创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引导浦东新区电子商务行业协会、浦东智能照明联合会等多家社会团体制定符合市场需求的团体标准。
形成社会组织新发展格局
全面加强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与社会组织依法自治相统一,把党建工作融入社会组织运行和发展全过程。优化社会组织成立登记党建覆盖流程,理顺管理体制,推动社会组织党建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化。建立健全社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托底机制,明确各街镇社联会对属地注册社会组织党建排查和工作指导。打造社会组织党建品牌,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引导社会组织持续参与援建和帮扶工作,发挥社会组织在乡村振兴和应急救灾工作中的专业特长,推动项目持续性、深入化开展。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立法协商,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家门口”等社区治理项目,鼓励社会组织领军人才参政议政。鼓励引导各园区、商圈、社区党建中心、“家门口”服务中心(站)等空间资源向社会组织开放,拓展社会组织活动发展空间,营造浓厚公益氛围,提升城市软实力。
健全社会组织扶持支持体系。发挥政策引领功能,坚持分类扶持、绩效导向、择优发展原则,出台扶持社会组织发展的财政扶持政策,重点培育扶持符合浦东经济发展需求的各类社会组织。开展品牌社会组织及品牌项目的“引擎工程”,通过征集、评选并发布社会组织在参与经济社会建设中的成熟品牌项目,树立各领域社会组织先进典型。开展社会组织人才发展“领雁计划”,搭建社会组织专业人才发展平台,为浦东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储备人才。升级浦东公益示范基地,打造上海自贸试验区社会创新示范园,成为“创新发展的思想库、科技成果转化的助推器、公益资源的集散地、社会创新人才的催化剂、国际组织交流的大平台”。完善“供需对接·一站式服务”平台功能,指导各街镇开展“家门口”社会组织服务项目供需对接,形成《“家门口”社会服务需求清单》和《社区社会组织提供服务项目清单》,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围绕活动品牌,发挥浦东公益活动月、浦东社工节等品牌社会组织活动平台作用,推动公益理念传播。探索建立浦东社会组织发展专项基金。
引导社会组织投身浦东经济社会建设。结合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需求,推动行业协会商会规范运营,更好发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行业自律、协助主管部门事中事后监管的功能。围绕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的要求,聚焦关键领域科技类社会组织发展,培育支持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科技类研究型社会组织成立及作用发挥,助推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发挥浦东社会组织在长三角产业集群中的示范引领功能,鼓励支持长三角社会服务机构落地浦东,辐射带动周边地区。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经济领域的团体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的制定。重点培育发展参与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社区精细化管理、社区公共安全、社区自治共治、社区精神文明领域的社区社会组织,持续深化各街镇“两会一中心”平台功能,发挥“龙头”牵引作用,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中的独特作用。
加强社会组织综合监管。试点开展“长三角”社会服务机构登记,加大基金会登记、国际社会组织登记及外国在沪商会登记等政策探索。以制定浦东新区法规为契机,探索便捷社会组织退出机制。打造社会组织全生命链智能管理应用场景,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生命周期的监管闭环。健全多部门监管机制及联合执法制度,形成民政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相关职能部门和街镇各司其职、条块联动、综合监管的协同工作格局。建立社会组织信用信息模型,完善社会组织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制度,信用数据对接场景平台,在信用监管中实现数据同步,在机构生命周期中通过五维图展现机构基本素质和运营情况。深化社会组织“访谈、评估、核查、审计”等日常监管手段,健全区、街镇、居村三级社会组织预警网络体系,有效查处非法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违法行为。持续推进社会组织评估工作,试点开展高等级社会组织评估,探索更加科学、高效的评价方法,加大评估结果的运用。加强行业协会商会管理制度标准化应用,推动行业协会商会规范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