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
5月10日上午,上海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就近期入户消毒标准、流程和整体隔离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针对阳性感染者家庭开展消毒,明确入户消毒相关流程
根据要求,对阳性感染者生活居住的场所要开展消毒工作,疾控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消毒规范和评价规范,市环境整治消杀工作专班也制定了入户消毒的相关流程。入户消毒作业按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在消毒前,社区工作人员与感染者及其家属积极沟通,争取他们对入户消毒作业的理解和配合,同时,还要了解屋内是否有特别的保护需求。在这里,也提醒居民朋友,在终末消毒作业前,能主动告知屋内对消毒剂敏感的物品或需要特别保护的物品,便于消毒人员在作业时选取更有针对性的消毒方法。
二是消毒过程中,专业队伍严格按照标准规范作业,重点针对厨房、卫生间、经常接触部位等,做好消毒记录工作,留档备查。消毒时,由相关工作人员对作业全过程进行监督评价,填写过程评价表。
三是在消毒完成后,在社区及时做好公示告知工作。
入户消毒针对的是阳性感染者家庭,但有一个例外,就是对于老旧小区内存在厨卫合用的情况,按照《上海市成片老旧小区终末消毒技术方案》,如果阳性感染者与相邻周边住户共用厨房及卫生间,对与其共用厨房、卫生间的住户室内,也需要开展终末消毒。
为了严把消毒质量关,疾控部门每天会抽查消杀服务企业,重点检查消毒剂配比、消毒器械和消毒过程的有效性等,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同时,还组织了多场面向基层消杀队伍和消杀服务企业的专题培训,就入户消毒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指导。
综合判定密接与次密接,绝不能搞简单化、一刀切
密接和次密接(即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的判定是流行病学调查专业人员根据国家和本市制订的有关防控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国家专家组的建议以及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和大数据排查的信息,来进行综合判定的。其中,密接是指从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4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4天开始,与其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或暴露于可能被污染环境的人员等。次密接是指与上述密接共同居住、工作和学习等接触频繁的人员。
如果阳性感染者为严格静态管理人员(也就是处于严格管理下的非流动性包括足不出户的人员),如果其居所具有独立厨卫条件,那么与其共同居住生活的人员就是密接,而与其同楼层及处于其上下楼层的居民则为次密接;如果其居所不具有独立厨卫条件,那么除了与其共同居住生活的人员为密接之外,与其共用厨卫以及居住在同一楼层或同一村宅的日常有接触的人员也要判为密接,而其所在楼栋/村宅的其他居民则为次密接。但这只是判定的原则,具体还需要根据现场调查和风险评估的结果等进行综合判定,绝不能搞简单化、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