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组织 / 政策法律信息
社会组织

本市面向应届高校毕业生开展社区工作者专项招聘
发布时间:2020-07-02 浏览量:已经被浏览642次

每位居民的每件小事,都是上海社区工作者的大事,也成为了今年大学毕业走向社会的应届大学生周同学有信心面对的大事,“人生第一份职业就在社区中很锻炼。”


6月28日下午2点多,普陀区业余大学的教室内,一场“特殊”的面试刚刚结束。与常规企业招聘不同,这是一次面向本市应届高校毕业生开展的社区工作者专项招聘。


为在疫情防控形势下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市民政局联合市人社局、市教委,面向本市应届高校毕业生专项招聘1000名左右的社区工作者。通过鼓励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加强街道、乡镇以及居民区力量配备,提升基层社区工作者队伍水平。


人生第一份职业从社区出发

今天是普陀区面向应届高校毕业生开展专项招聘社区工作者招聘的第二轮面试。此次普陀区长征、真如、桃浦,万里等街道共招聘31位社区工作者,600多个人报名,90多位大学生通过第一轮笔试进入第二轮面试。


“社区工作者需要勤快,更会面对很多琐碎事情,你能吃苦吗?”万里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林流芳是万里街道的主考官之一,这次万里街道招聘一名应届大学生进入社区居委会做社区工作者,“最终三个应届大学生进入最后一轮选一个。脚勤、嘴要勤,社区工作者需要付出很多。在居民区里工作,很多时候不只是为老百姓做好事,而是把每一件小事都办成好事,把每一件好事都能真正办好。”


海归硕士也来报考

社区工作者,是指在本市居民区和街道、乡镇公共事务岗位直接从事社区服务和管理,由街道、乡镇承担全部经费保障和统一管理使用的就业年龄段全日制工作人员。


近年来,在疫情防控、垃圾分类、环境综合整治、文明城区创建等全市性重点工作中,都能见到社区工作者的身影,这支力量在基层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年轻求职者的关注。


在当天的面试队伍中,1997年出生的海归侯悦格外引人注目。去年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国际商务专业的她,报考了企业服务中心的岗位。“刚进去时有些紧张,所以第一个问题答得不太好,后面几个关于策划的问题就渐入佳境了。”走出考场,侯悦略腼腆地说。


为何会想到报考社区工作者?侯悦说,疫情期间,她目睹了社区工作者在防疫一线的无私奉献,社区工作者的辛苦付出,对基层防控工作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自己也想成为这支队伍的一员。“我报考的是真如镇街道的岗位,作为规划的四大副中心之一,我也很看好这里的发展。”


为了不让社区工作成为应届大学毕业生最后的“无奈之选”,普陀区较早启动了招聘工作。此次招聘中,该区提供31个岗位名额,共吸引600多人报名,初步筛选后,共有200多名符合报考条件者进入笔试,90多人进入最终面试。


作为疫情期间全国首次大规模的面向应届高校毕业生的社区工作者专项招聘,此次招聘共吸引了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00余所高校的5494名应届毕业生报名。6月8日开始,各区陆续开始组织面试,预计8月中旬前完成全部招聘工作。


社区工作越来越专业化

近年来,随着社区治理的重要性愈加凸显,社区工作者受到了更多关注。数据显示,在面向全市招聘的社区工作者岗位中,平均一个岗位的报名人数达到20多人,某区的一个岗位甚至有76人报名。


目前,上海共有5.2万社区工作者,平均年龄39周岁,大专及以上学历88.9%,党员比例38.2%。自2015年上海独创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以来,其队伍结构已发生了很大的代际性变化,以前,社区里很多是50岁以上的老书记,现在既有经验老到的工作者,也有中生代和年轻“后浪”。


和企业等岗位相比,社区工作者的招聘要求有其特殊之处。以居民区岗位为例,社区工作者需要深入基层一线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需要具备群众工作能力。此外,基层工作琐碎复杂,例如垃圾分类、烟花禁燃、河道整治等工作,都需要具备奉献精神。


现在的社区工作者不光要会做群众工作,还有具备现代社区治理的理念,需要更多专业化能力和基层问题的敏感度,因此,需要更多年轻力量的加入。


“以前我们可能还担心,年轻人不会做群众工作,但此次疫情中,很多90后社区工作者冲到一线,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心理学等专业背景优势,与居民良好沟通,高效配备资源,令人刮目相看。”


普陀区民政局表示,部分大学生会认为社区工作“太接地气”而不愿意从事这份工作,但疫情期间,很多亲身参与基层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发现,原来社区工作对专业性也有要求,因此打消了成见和顾虑。“这次专项招聘中,我们就收到了部分属地大学生的报名。”


社区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层次的人才队伍。报考企业服务中心岗位的侯悦对此坚信不疑。“我有留学背景,又是学国际商务的,如果能加入社区工作者队伍,一定有机会给到普陀来投资的外商提供服务。”侯悦自信满满。